第119章
作者:蜀七      更新:2023-06-19 05:23      字数:4664
  气得他爹在家里大骂:“这些可都是世仆,世代都在伺候着我们家,如今放他们出去,你以为你娘会做饭,还是你爹会扫屋?”赵荣被爹骂也不生气,也不退步,反而说:“是雇佣,不是不让他们在咱们家了。”“只是要有固定的薪酬,不能打杀,就跟以前没有两样。”他爹又骂:“哪里没有两样!”他恨自己把儿子教成了君子!奴仆为什么会对他们忠心耿耿?一旦家里出了事,奴仆豁出去性命不要都会先保全主人。为什么?难道因为他们天生奴性坚强吗?不,是因为他们一家的性命的牵挂在主人身上,他们的妻子儿女,他们的亲朋好友,种种一切都寄托在主人身上。一旦他们发现,就算没人主人自己也能活得很好,或者这个主人对他们不好,他们换一个就行了,那对世家来说,不易于天翻地覆。世家当然不会把奴仆看得太重,但他们有许多用得上奴仆的地方,外人总是没有自家人让他们安心,可如果自家人也变成外人了呢?“他们会恨死你,恨死我们家的!”他爹垂头顿足,“那南王是逼着我们一家去死啊!”赵荣却说:“爹,为人臣,忠心是第一等,儿虽无大才,却也知为主尽忠方有出头之日,今日我若退了,总有别人想接过儿的差事,儿若成了,我赵家能在新朝有一席之地,败了,爹也莫慌,儿用一条性命赔偿他们,应不至全家遭祸。”“爹有子,儿亦有子,赵家不缺儿这一个儿子,爹,让儿去吧。”赵荣在赵父面前跪下。他的两个弟弟也在旁边说:“爹,就让大哥去吧。”赵父看着自己的大儿,终于说:“你……去吧。”赵荣去了,他以一己之力把大都世家搅得天翻地覆。每时每刻都有人诅咒他去死。这些人家一开始给赵家送礼,跟赵家攀亲戚,甚至愿意舍出自家女儿给赵荣做妾,赵家都没有答应。他们已经选定了阵容,不能再改了。于是赵荣不敢喝外面的酒水,不敢吃外面的饭菜,昔日好友宴请他,他也大多推脱。林渊知道后对宋石昭说:“此人确实可用。”能忠实的完成下达的任务,不参杂一点水分,哪怕不知变通,也称得上是忠臣贤良了。他要走新的道路,需要的是一心一意跟随他的人,他的队伍里不能用两种声音。“叫人好好保护他。”林渊又说,“哪怕我是立一个靶子,这个靶子也不是谁都能动的。”宋石昭低下头。今日世家们会恨赵荣。但来日,他们会发现,正是因为有赵荣,所以他们才逃过一劫。南菩萨的手段,已经变了,他不再靠杀来立威,他学会了新的方法。第149章 149“赵大!你不得好死!”郑家翁踏足乱发, 他指着赵荣的鼻子,“今日你为虎作伥!来日你赵家可能全身而退?”赵荣看着郑翁:“郑翁既知当今乃下山猛虎, 又何为执迷不悟?郑翁左右看看, 你妻与子, 皆已俯首, 愿为当今效忠, 何苦断自家生路?便是不为郑家百年声誉, 也为子孙后代多做考虑才是。”郑翁仰天长笑:“赵大,你可笑!”“断人臂膀, 还要人双手奉上, 我郑家愿出人出粮, 他还有什么不满?!”赵荣:“不过些许仆从而已。”郑翁冷斥:“仆从而已?”“你赵家也是百年大族!你竟不知这是否只是仆从而已?”“何为仆从?世代旧仆,我家的铺子, 你家的铺子, 不都是仆从看着的吗?”“你家的祖田,我家的祖田, 不都是仆从在看顾?”赵荣拱手道:“郑翁, 顾忌您是长辈,我言尽于此,当今仁善, 可屠刀之利,世所罕见,您若固执己见,之后便不是赵某前来好言相劝, 而是刀剑利斧来请,郑翁珍重。”赵荣挥袖转身,带人离开。他步步生风,气势已非曾经的赵家子。“爹!”赵荣走后,郑翁的长子连忙跑到老父身边,他想要搀扶郑翁,却被郑翁挥手喝退。“你们!你们!”郑翁的手指着自己的儿子妻子,指着所有人,“你们要眼看着我们郑家衰败吗?祖宗留下的基业,都要在今日断送了吗?”长子跪在地上,双眼含泪:“爹,当今乃是暴君,是猛虎,只有舍下昔日荣光,我们郑家才有喘息之机,将来才能送子弟入朝堂。”“爹。”长子膝行几步,抱住郑翁的双腿,“我们郑家,已百年未得寸进了。”郑翁站立不稳,他坐到椅子上:“你们……为了能在新君面前出头,情愿放弃祖宗基业?”长子抬头:“爹。”郑翁看着自己的儿子们,自己的孙子们。他们脸上除了恐惧以外,都带着无法抑制的激动和向往。他们习得文武艺,却无法货于帝王家,此时新君乍现,哪怕此君穷凶极恶,他们都迫不及待想要一展所学。他们并不在乎新君是强是弱,是奸是恶,只要能让他们大展抱负,其它皆不重要。郑翁颓败了,他捂住眼睛,嘴唇颤抖地说:“我挡不住你们,我老了,子慧。”长子连忙道:“儿在。”郑翁不愿睁眼再去看自己的儿孙:“以后这个家,就你来当吧。”长子愣在原地,连道不敢:“儿子,儿子不如父亲……”郑翁:“休要多言!今后这个家,我再不管了!”“今后是成是败,我郑家是东逝之水,还是镇山之塔,都看你们的了。”郑家子弟俯首跪拜。翌日,郑家驱散旧仆,雇佣新仆,还仆于民。大都世家,人人自危。也有断臂求生者效仿郑家。“倒大多是聪明人。”宋石昭看着赵荣递来的折子,面露微笑。老仆不解:“不过就是些仆从的事,怎么他们都一副死了亲爹亲娘的模样?”宋石昭笑着摇头:“你啊,是从不用脑子。”老仆给他倒了杯酒:“大人如今说的,我是越来越不懂了。”此时林渊正吩咐罗本:“此次派你去,是叫你看好立户之事,什么世仆家仆,都是我的百姓。”罗本应诺:“当今所言甚是,君之下,不应有胁民为奴者。”林渊脸上带笑:“尽托先生了。”罗本拱手俯身:“臣自当竭尽所能。”“去吧。”林渊看着罗本离开。罗本听着府衙外的哭声。仆从们哭天喊地,不想当百姓。“我爹我娘,我爷爷奶奶都是仆从。”男子痛哭流涕,“我不想当百姓!”当百姓要纳税,当奴仆却是主家包吃包住,不必担心生计,也不用考虑未来,生了孩子主家养,他们只会老老实实干活就行了。可当了百姓,做什么都要他们自己决定。还要纳税。当什么百姓?没有好处的事,为什么要去做?“是啊!我也是,我一家都是仆从!”有人大喊,“求求大人了!”罗本听得抬起头来,讥讽着吩咐道:“既如此,便拖出去,施以宫刑,送入皇宫为奴吧。”外面的人听见了,连忙大喊:“大人!我母只有我一子!大人!”罗本看着门外不停磕头痛哭的人,便说道:“为奴为婢,本是不得已而为之,天下为父母者,都希望子女成长健康,靠双手双足挣取果腹之粮,尔等为人子女,不思上进,自甘为奴,可笑可叹。”“今日便给尔等指一条明路,天下之民,皆为陛下之民,天下之奴,也只为陛下之奴,若想为奴者,进宫便是,还有上升之道,说不定能光宗耀祖,成为名留青史太监也未可知?”下面的人不敢再哭了。他们缩着脑袋,唯恐被抓出去送进皇宫。又不是活不下去,何苦割了子孙根呢?人为男子,失了那一物,便与废人无异。“可还有谁想再为奴仆的?”罗本朗声问道。门外再无一人开口。半月内,大都再无一奴。奴仆们拿得主家所欠之资,另寻生计,倒也不如他们想的那么艰难。有自家遮风挡雨的屋子,只要愿意干活就能拿到工钱,日子慢慢过去,倒也不觉得当百姓有什么不好。小儿在巷间玩耍,手里拿着草蟋,迈着短腿跑进自家院子,看着爹劈柴。“爹,怎么要劈这么多柴?”小儿蹲在一旁。汉子笑道:“今日多烧些水,咱们都洗热水澡,昨日找你二叔打了浴桶,今日就好了。”小儿兴奋的跳起来:“我也洗吗?”汉子放下斧头,揉了揉儿子的脑袋:“当然。”小儿嘿嘿笑道:“还是搬出来好,搬出来了,咱们就能洗热水澡了。”以前当奴仆的时候,哪里有热水澡洗,要是能打一盆热水,敷衍擦身,都算是好运了。汉子笑了笑,他跟别人不同,当有人让他们离开主家时,他不像别人一般哭求,他是自己带着妻儿出去的。他不想他的儿子同他一般,一生都为人奴仆,生生世世为奴,子子孙孙为奴,永无出头之日。他要努力干活,送儿子读书,让儿子不必像他一样,让儿子的儿子,也不必像他一样。“去找你娘吧,看她今日给你做了什么好吃的。”汉子拍了拍儿子的小屁股。小儿蹦起来,跑去屋内找母亲。“娘!”小儿双手放在灶边,“今日吃什么?”女子:“今日吃红薯饭,好不好?”小儿连连点头:“好!吃红薯饭!”女子又说:“再配些小菜,好不好?”小儿笑得甜蜜:“好!娘做的都好吃。”女子俯身扯了扯儿子的脸蛋:“看这是谁的小嘴抹了蜜?”小儿笑起来,扑到女子的怀里。饭桌上,一家人都吃着红薯饭,就着野菜吃,也颇有滋味,女子对丈夫说:“听说女子也能做工呢,要是我能做工,咱们就能早些存出钱,送大妞去读书识字。”大妞就是他们的儿子,生得太早,怕养不活,便取了大妞这个乳名。丈夫说:“你别去,我准备去从军,从军的月饷比你我做工挣得多,能早些存出钱来。”女子的筷子顿住:“从军?”丈夫摸了摸埋头苦吃的小儿的头:“别怕,军营每隔一月便能回家探亲,就算开战,也只剩下濠州和安丰,我不一定会去打,就是去了,也不会输,你夫身体强健,心有牵挂,必然活着回来。”女子害怕了:“打仗,刀剑无眼,你要是回不来,我和大妞就是孤儿寡母,谁都能欺负到我们头上,我是妇道人家,到时候我又能如何?”丈夫握住妻子的手:“我听人说了,军营里待遇很好,退伍了有钱拿,朝廷还给安排活干,伤了残了还能再拿一笔钱,若是死在战场上,我就是烈士,你和大妞就是烈士家属。”“烈士家属,每月你们都能拿到一笔钱。”“还会受朝廷照顾。”女子流下泪来:“你非得要去吗?”丈夫点头:“我意已决。”女子伸手抹泪:“我去给你收拾东西,我在家会好好照顾大妞,侍奉公婆,你在外头也要自己珍重,别让我成了寡妇,让大妞没了父亲。”丈夫:“我此生能得我妻,是天幸。”女子露出一个难看的笑容,再吃不下东西,躲到屋里去了。只有小儿抬起头来:“爹,你要去当兵?”丈夫朝小儿笑:“大妞喜不喜欢?”小儿不知战争的残酷,只知道当兵威风:“爹,你以后会当将军吗?”丈夫:“爹会努力的。”小儿高兴道:“那我就是将军的儿子了!”----林渊看着罗本写好的折子,看完之后走到罗本面前:“卿可愿为大夫?”罗本抬头,他三跪九叩。“愿为陛下尽忠,此生不改。”这个大夫是林渊新任的职位。宋朝时的大夫为正三品,以宣奉、正奉大夫为首。而罗本的大夫,则是御史大夫,从二品,有问政,谏政之责。林渊将行完礼的罗本搀扶起来,微笑道:“卿不负我,我必不负君。”第150章 150巍峨皇城屹立不倒, 清晨钟声响起,洪钟如雷鸣, 阳光大好, 万里无云。百官立于崇天门外, 穿着官服, 宋石昭站在百官之首, 烈日炎炎, 宋石昭虽然年迈,但此刻却觉得自己已经重回壮年, 他从未觉得自己如此年轻!这些百官都是慌忙凑的人, 其中不乏元朝旧臣, 让他们出现,就是宣告天下, 林渊为明君, 为雄主,所以元朝旧臣尽皆俯首。入城的三位大将就在宋石昭之后, 三人穿戴战甲, 目不斜视。钟声渐歇。崇天门外终于看到了人影。此人穿着黑色长袍,广袖宽大直坠腿侧,袍上锈正红色云纹, 龙腾云间,双目如矩,爪尖有火。他行走如风,气势非凡。宋石昭先一步跪下, 百官于他身后下跪。无人直视天颜。林渊立于大明门门口,文武百官尽皆俯首,此时惠风和畅,天朗气清。他看着跪伏的臣子,知道此时就要开始“劝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