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节
作者:晏央      更新:2023-06-20 16:04      字数:5883
  明宣帝看了看李淑妃呈上的证据,越看越恼怒,最后,他重重地将那证据拍在了地上,咬牙恨声道:“连朕的公主也敢算计,若让朕知道是谁在背后捣鬼,皮也扒了她的!”姜皇后与明宣帝对视了一眼,附和道:“不错,此事断不能轻易放过。今日,那人就能挑唆得公主们反目成仇,焉知明日不会危及陛下与母后的安危?”“传朕旨意,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尽快查明此事。一日不将背后捣鬼之人揪出来,朕心中一日难安。还有,三丫头不管是受了谁的挑拨,胆敢做出这等事情,都得受些教训。来人,传朕旨意,三丫头不敬长姐,罚俸三年,一年内不得随意外出,好生学学规矩。”大公主是明宣帝的亲闺女,三公主自然也是。明宣帝不愿让大公主声名受损,到了三公主这儿,也是一样的。不管三公主是因为什么原因放出对大公主不利的流言,若她的所作所为被人知道了,她的名声定然坏了。小小年纪就能够恶意中伤长姐,能有个什么好?就连皇家,也会因为此事而颜面大失。是以,三公主所犯下的错,明宣帝自然要为其遮掩一二。在外人跟前,明宣帝要维护自家闺女,但该罚的,他也毫不手软。“朕对三公主的处罚,淑妃可满意?”李淑妃垂下眸子道:“什么处罚不处罚的?皇上也不过是因着一腔拳拳爱女之心,给三公主提个醒罢了。三公主有皇上与皇后娘娘教导着,想来日后也能多一些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至于行将踏错。皇上与皇后娘娘目光深远,所思所虑远胜臣妾,臣妾再没有不放心的。”“淑妃能够明白皇上的苦心就好。皇上素来疼爱公主们,断不会让公主们受了委屈的,淑妃只管回宫里头等消息吧。”姜皇后柔声道。倒是林娇怡,听闻这则消息之后,皱了皱眉:“也不知皇帝叔叔得到的证据究竟是什么,难不成,真是什么铁证?他这样快就处罚了三公主,也不听听三公主是怎么说的,未免有些武断了。”“淑妃素来心思缜密,从不打无把握的仗。想来此次,她确实抓住了一些对三公主不利的把柄。”“可三公主今年才十二三岁……”“也不小了,还有两三年就及笄了。”太子顿了顿,道:“福儿,在这宫里头,是没有真正的孩童的。”“这么说,太子哥哥相信此事是三公主所为?”“我可从来都没有这么说过,我只是想提醒你,三皇妹并非普通的孩童,她也有属于自己的心思和算计。不过,她的这点儿心思和算计,在淑妃娘娘面前,就算不得什么了。”林娇怡叹了口气:“真累。在这宫里头讨生活,真累。”太子将手指放在林娇怡的太阳穴上,轻柔地为她按压着:“女人多的地方,自有利益和纷争。福儿放心,日后,我是不会让你吃这苦头的。就咱们两个人,身边儿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多好。若是福儿将精力都放在旁的人身上,我可受不了。”太子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向林娇怡表白的机会。林娇怡似真似假地白了太子一眼:“我还不了解你们这些男人么?一个个都是喜新厌旧的性子,现在嘴上说得好听,待日后保不齐什么时候遇上个千娇百媚的美人儿,就变卦了呢。”太子挑了挑眉:“福儿好像对男人很了解?”林娇怡一时语塞:“……我是听哥哥说的。”“哦?敢问令兄纳了几房美妾,竟这般有心得。”不知是不是受了林将军与林夫人的影响,林熙桐与林熙靖兄弟身边儿都只有一个正妻,通房妾室之流半个也不见。林娇怡终于不说话了。片刻后,气急败坏的声音响起:“你让我一下会怎么样?”“这种原则性问题,可不能让,让了,说不得孤的太子妃就没了。”太子伸出手,捏了捏林娇怡的脸:“还千娇百媚的美人儿?美人儿有孤的太子妃美吗?有孤的太子妃贴心吗?再者,美人儿指不定是其他后妃派来的奸细呢,太子妃放心把孤交给她们?”“好了!”林娇怡被他说得有些脸红:“我不过说了一句,你倒有好多句等着我呢。”“那是必须的。太子妃,你说,孤对你这般忠诚,你怎么就看不到呢,居然还质疑孤。你的良心在哪里?”“太子哥哥,适可而止啊。再这样下去,我可要生气了。”“孤现在就在气头上呢,太子妃,你说怎么办?”“那你冷静一下吧,我先走了。”林娇怡说着,就要转身离开,很快被太子从身后拥入了怀中,太子将下颔顶在林娇怡的头顶上,轻轻蹭了蹭:“太子妃把孤惹生气了,可要负责到底。太子妃亲孤一下,孤就不气了。”“美得你!”林娇怡没好气地道:“快松手!也不顾及自个儿的形象!”“孤同自己的太子妃亲近,有什么好顾忌的?既然太子妃不肯安慰孤,那么这份安慰,孤唯有亲自来取了。”说着,不待林娇怡反应,就在林娇怡侧脸上亲了一下。林娇怡顿时又羞又恼:“你!”她的身后,太子闷笑出声:“傻丫头,这么久了,你应该习惯了才是,怎么脸皮还是这样薄?”“比不得某些人,天生厚脸皮,都可以拿去做城墙了!”“罢了,不逗你了。福儿,这些天,你要小心着些,莫与大公主和贤妃娘娘走得太近。”“我知道这是一滩浑水,不会轻易掺和的。”林娇怡说着,叹了口气,显然是想到了身处风暴中央的大公主。不知为何,她心中隐隐有不好的预感。天色不知何时暗了下来,周围刮起了大风。乌泱泱的云朵间,电闪雷鸣。太子迅速将身上的外套披在了林娇怡身上,拉着林娇怡往屋檐下赶。顷刻间,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林娇怡看着这糟糕的天气,心情越发差了。“也不知,什么时候才是个头。”林娇怡忽然没头没脑地蹦出了这么一句。太子却很快懂了她的意思,宽慰道:“快了。前几次,父皇或许还不能够锁定人选。这一次,差不离儿了。”有明宣帝的命令在,底下的人自然不敢怠慢,没几日,事情便有了眉目。原来,构陷大公主之事,竟与穆贤妃脱不了关系。这一次,轮到穆贤妃去明宣帝和姜皇后跟前哭诉了。“皇上与皇后娘娘明鉴,臣妾与大公主无冤无仇,设计陷害大公主做什么呢?再者,那周氏女没了,对臣妾也没什么好处啊。”三公主与李二公子相差五六岁,就算没了周佩佩,三公主也无法嫁给李二公子。表面上看来,若穆贤妃当真在算计大公主和周佩佩,成了没什么好处,一旦失败或是被人找到把柄,却是麻烦一堆。“贤妃娘娘只怕是在周氏女没了之后,才开始算计大公主的吧?”负责调查此事的人道:“微臣在贤妃娘娘的家信中,看到了贤妃娘娘欲将三公主下嫁李三公子的信息。贤妃娘娘只怕是想拉拢荣泰长公主府与李府吧?”“太后娘娘与皇上早有将大公主下嫁李府之意,若不是荣泰长公主百般不愿,只怕这桩婚事早就成了。太后娘娘与皇上十分忧心大公主的婚事。如今,与李二公子订了亲的周氏女没了,太后娘娘和皇上很可能会再度为大公主筹谋。贤妃娘娘知道,若是大公主与李二公子之事成了,皇室断不可能同时下降两位公主到李家。所以,贤妃娘娘便先下手为强,断了大公主入李府之路。微臣说得可对?”穆贤妃勃然大怒:“一派胡言!莫非我儿除了李家之外,便再无人可嫁了,以致我非要用这种手段来陷害大公主?”第143章“三公主当然不是无人可嫁,贤妃娘娘出身名门,想要尚三公主的人家,不知多少。对于贤妃娘娘而言,自然有很多选择,可贤妃娘娘一番慈母心肠,为了替六皇子殿下筹谋,自然想要与荣泰长公主府做亲。荣泰长公主是太后娘娘亲女,是陛下嫡亲的妹妹,在宗室中既有影响力,其夫家李家亦是世家大族……若是荣泰长公主能够时常在太后娘娘和陛下跟前替六皇子殿下说些好话,太后娘娘和陛下再怎么也会受些影响的。贤妃娘娘听听,微臣说得可还在理?”“我儿年岁还小,你竟这样害他,他究竟跟你有什么深仇大恨!”穆贤妃气得脸色发青:“亏你还是皇上身边儿的近臣,怎是这样一副混不吝的做派!你这是在逼本宫和三公主、六皇子一起去死吗?”被人扣上个暗算大公主的帽子也就算了,谁知,这人竟还怀疑她是在借着三公主的婚事谋划着夺嫡!若不是眼前之人是明宣帝的属下,只忠于明宣帝,恐怕穆贤妃都要以为这人是谁派来陷害自己的了。那人眼观鼻鼻观心:“贤妃娘娘勿恼,微臣只是随便问问罢了。若贤妃娘娘没有此心,自是不用着急的。”“大人一开口就几乎要了我们母子三人的命,我可不敢相信大人只是‘随便问问’。”穆贤妃冷笑一声:“不知大人在淑妃娘娘面前可也是这般做派?依照大人的说法,但凡图谋与荣泰长公主府结亲的,都是有那大逆不道想头的人。若大人单只怀疑本宫,本宫倒要奇怪了,本宫究竟是做错了什么,才惹得大人如此针对本宫。”说着,穆贤妃目录恳求地看向明宣帝:“皇上明鉴,臣妾与六皇子绝无此心。臣妾素来明白嫡庶之别。太子居嫡居长,又英明贤德,乃国之储君的不二人选。六皇子如今年纪尚幼,一团孩子气,如何能与太子比肩?臣妾若果真如此想,才是疯了呢。”“就算臣妾真的希望三公主与李家做亲,那也是为了臣妾女儿的终身幸福考虑。李家当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绝非唯一的选择。臣妾又有什么理由,为了让女儿嫁进李家,就放出流言谋害大公主呢?都是一家子姐妹,若是大公主在外头落下个狠毒的名声,三公主难不成就能一点儿不受影响?”明宣帝转动着手中的玉扳指,面上喜怒不定,半响后,方道:“朕知道了。若你果真没起那糊涂心思,朕也不会冤枉了你。”“多谢皇上。只求皇上能尽快揪出那烂了心肝儿的人,好还臣妾母子三人一个清白。”穆贤妃素来端庄,此时却是一脸脆弱地看着明宣帝。明宣帝见了,倒也有几分不忍。他摇摇头,逼着自己硬起心肠,不再去看穆贤妃。穆贤妃,终究还是有嫌疑的。虽不知穆贤妃在这件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但三公主派人散播谣言之事,明宣帝已大致能够确定了。因此,才会有今日这场审问。不久后,明宣帝去了李淑妃处:“大公主将与李家二小子订婚的消息,淑妃可知道了?”“臣妾已经从太后娘娘那儿听到了风声。多谢皇上为大公主着想,非但给大公主指了这样好的一个人家,还间接替大公主洗脱了污名。臣妾时常对大公主说,‘该是你的,就得去争,不该是你的,不要去妄想,’横竖守住本份二字也就是了,皇上是大公主的父皇,总不会看着大公主吃亏的。”“大公主是朕的女儿,朕自来视如掌上明珠,自然要替大公主考虑。”“多亏了皇上,否则这次,臣妾与大公主,就不知该如何是好了。只是……”李淑妃迟疑了一下:“不知这样做,会不会令皇上为难?长公主素来是不喜欢臣妾的,因着臣妾的缘故,对大公主也有诸多不喜。先时,长公主宁愿选择周氏女,也不愿让儿子尚主……哎,若是皇上为此事与长公主伤了兄妹情分,到底不美。”“事有轻重缓急,皇妹会理解的,皇妹素来最重视皇家的名声。此事淑妃不必多虑,朕去与皇妹好生分说分说。对了,说起来,三皇子也到了该说亲的年纪了。”明宣帝似是不经意地问道:“淑妃心中可有人选?”“臣妾可懂什么呢?此事自然要皇上和皇后娘娘来决定。只是……臣妾瞧着,三皇子对荣家大小姐似乎颇有些意思。依臣妾看,那孩子倒也合适。”李淑妃轻叹了一声:“臣妾总是想遂了孩子们的心愿的。便如当初,臣妾难道是为了与长公主攀亲,才想要将大公主嫁给李家次子吗?还不是大公主自己喜欢。可惜,因着臣妾之故,带累了大公主……”“不说这些了。如今,幸而有皇上为大公主做主,大公主一番心思总算没有白费。三皇子这儿,臣妾自然也希望他能够娶到一个可心人,日后,小夫妻之间和和睦睦,有商有量的。”“当然,这只是臣妾的一点想法,若是皇上和皇后娘娘觉得不妥当,便为三皇子另择一个人吧。无论如何,有皇上在,终归委屈不到三皇子的。”明宣帝深深地看了李淑妃一眼:“你果然这么想?”“怎么,皇上不信臣妾的话?”“你不像如此感情用事的人。”“臣妾也是一个母亲,天底下,没有哪个母亲,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们过得顺顺当当的。”明宣帝深深地看了李淑妃一眼:“先前,皇妹拒绝大公主,择了周氏女,淑妃心中当真没有什么想法?”李淑妃苦笑:“臣妾能有什么想法?臣妾也知道,自己年前时行事不周全,想是什么地方得罪了长公主,让长公主不喜欢。长公主若是能够接受大公主,臣妾愿亲自登门向长公主赔罪。”“若是朕不将大公主指给李家次子,也不将荣家大姑娘指给三皇子,你待如何?”“臣妾……也只能惋惜不能替两个孩子实现心愿了。但,无论如何,有皇上在,孩子们总是吃不了亏的。”“淑妃当真是一个慈母。”“这话臣妾可不敢认,后宫中谁人不知,皇后娘娘才是真正的慈母呢?非但对太子慈和,就是宫中的其他皇子公主,皇后娘娘也是一视同仁的。”李淑妃微微一笑:“臣妾听闻,皇上来臣妾这儿之前,先去看了贤妃妹妹,不知贤妃妹妹可也是这么说的?”“臣妾听闻谣言之事与三公主有些瓜葛,真是难受得不得了。也不知为何,三公主极为敌视臣妾与大公主,竟做出这样的事来。哎,不过,三公主到底也只是个孩子,皇后娘娘好生教教也就是了,皇后娘娘的话,那孩子想来还是听得进去的。臣妾与贤妃妹妹关系素来不错,此事想来贤妃妹妹是不知情的。未曾料到,臣妾与贤妃妹妹竟会同时遇上这样的事……”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先前,在穆贤妃处,穆贤妃也曾说,若是她们可疑,那李淑妃等人同样可疑。此事一下子将后宫中两位高位妃嫔卷了进来,若是因为明宣帝的疑心,而对李淑妃与穆贤妃处处打压,此事的最终获益者会是谁?答案不言而喻。可是很快,明宣帝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姜皇后没有必要这样做。萧明煜早早就被封为太子,如今更是将要迎娶林娇怡为妻,地位稳若磐石,反观三皇子与六皇子,一个愚钝,一个年幼,都对太子构成不了威胁,姜皇后何必要对李淑妃与穆贤妃出手?她不是那等不容人的性子。思及此处,明宣帝看向李淑妃的目光,更深邃了些,那目光,只看得李淑妃发毛。“陛下,臣妾说得……可是有什么不妥?若陛下觉得臣妾说得不对,千万莫与臣妾生气,臣妾可懂什么呢?不过是心里头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说罢了。”“朕只是觉得,淑妃实乃女中诸葛,在这后宫里,倒是埋没了淑妃的才华呢。若是三皇子有淑妃一半的本事,朕也不必替他发愁了。”李淑妃直觉明宣帝话中有话,干笑道:“皇上这话,真是折煞臣妾了……三皇子不懂事,好在性子还算憨实,能够听进人劝,正要皇上多多提点呢。”“李家次子的事,朕已应下。倒是那荣大姑娘,朕再考虑考虑。”明宣帝淡淡地说:“淑妃一腔慈母心肠,朕已尽知,但愿日后大皇子和三公主别因淑妃的一腔慈母心肠恼怒才好。”李淑妃怔愣了半响,才苦笑着对身边儿的心腹翠兰道:“皇上他这是疑了本宫了。”“娘娘放宽心,再怎样,皇上也只是疑心罢了。奴婢自幼跟在娘娘,曾听老太爷教娘娘读到过那句‘周公恐惧留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虽说拿来与后宫之事类比不大恰当,但总是那么个理儿。天长日久的,皇上会知道究竟谁忠谁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