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春秋 分节阅读 931
作者:沙漠      更新:2023-06-21 04:20      字数:4818
  d“老夫年事已高,数百里地,实在受不了颠簸,也只能等我死后,你们再将我送回去下葬。这一次你就和荣儿带着家眷先回去,你回头去你拟一道折子交给我,我直接递上去就成。”微微一顿,才继续道:“两个月内,如果没有接到我派人送去的书信,你就再上一道辞官的折子,不要回京城。”袁默贤急道:“父亲,您是说一个人留在京里”袁荣立刻道:“父亲,你带着家眷返乡,孩儿留下来陪着爷爷。”“你也要走”老尚书沉声道。袁荣摇头道:“爷爷,无论你如何说,孙儿都不能离开。海泊司刚刚设立,这近半年来,孙儿和许多人耗尽心力,才走到今日地步,再有两三个月,第一批船队便要出海贸易,虽说田家药行出了问题,但却并不妨碍大局,孙儿若是就此离开,之前的努力也就付诸东流。这是护国公当初亲手交托给孙儿的重任,也是受了皇上的嘱托,事关我大楚的海上贸易,利国利民,绝不可半途而废。”袁默贤锁眉道:“说了这半天,你难道还不明白皇上是要对齐家下手,那田家药行就是因为与齐家有牵连,所以才会被京都府彻查。你之前与齐宁有来往到也罢了,可是这海泊司是齐宁上书恳求皇上设立,而且你这海泊司提督的位置,也是齐家举荐,只要呆在这位子上,就和齐家脱不了干系。”抬手轻拍袁荣肩头:“你本就不喜为官,回头为父替你代拟一道折子呈上去,这海泊司提督一职,不做也罢”袁荣再次摇头,坚定道:“父亲,这不只是与护国公有关,也是与我大楚有关。为了海泊司,许多人出银子出力,孩儿绝不可丢下他们,一走了之。且不说齐家是否真的有罪,也不说皇上是不是真的要降罪齐家,护国公上奏设立海泊司,这是为国谋事,没有任何过错,若是朝廷将罪责牵涉到海泊司,那实在是荒谬透顶。”向老尚书拱手道:“爷爷,孙儿既然接下了海泊司的差事,就算是送了性命,也要做到底,至若是否会被齐家牵连,孙儿也管不着,孙儿是要做事,而不是要做官。”袁默贤脸色难看,还要再说,老尚书却已经笑道:“默贤,回乡祭祖祠就由你带着家眷回去,荣儿既然心意已决,就让他留在京城吧。咱们袁家三代受恩,老夫和荣儿留下来尽忠,也算是对得住皇上的恩遇了。”不等袁默贤多说,老尚书缓缓站起身,吩咐道:“明日一早,老夫要进宫面圣”“父亲,您”老尚书摇摇头,止住袁默贤话头,道:“老夫侍奉几位先皇,如今年事已高,要辞官归隐,这最后一道辞官折子,总应该能够见到皇上,亲自将辞官折子呈给皇上。”第一三三九章殿上君礼部袁老尚书本是要在清早便前往宫中觐见皇帝,却不料三更时分,皇城传来鼓声。人上了年纪,即使躺在床上,那也是难以入睡,鼓声虽响,但老尚书年事已高,还真是没有听清楚,倒是袁默贤听到鼓声,急忙过来禀报老尚书。二十多日不曾上朝,突然响起朝鼓之声,倒是让老尚书有些诧异。老尚书起身收拾一番,这才在袁默贤的陪同下,上了马车,径自往朝中去。到得皇城门外,已经有不少官员等在门外,五更时分,群臣入朝,进了奉天殿,文武两列站定,等候皇帝驾到。其实许多官员见到皇帝二十多天都不曾上朝,心中也都奇怪,皇上龙体不适的风闻也是四处传扬,今日忽然早朝,许多官员心想或许是皇帝身体已经恢复,这倒是大喜的事情。等了没多久,听得执礼太监尖着嗓子叫道:“皇上驾到”群臣立时齐齐跪倒,随即一群宫女太监簇拥着一身龙袍的小皇帝从侧殿过来。有人偷瞧了一眼,见到小皇帝走路的时候,步伐不稳,混不似从前那般气宇轩扬,心想看来皇上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直等到小皇帝在龙椅落座之后,群臣才齐声高呼万岁,小皇帝抬手令群臣起身,群臣站起身,退到两边,有人却一眼瞧见站在前面的执礼太监竟不是从前的范德海,却是一名身体微胖的矮个太监,这太监的面相十分陌生,不少官员心下疑惑,暗想范德海伺候皇帝一直都是小心谨慎,皇帝似乎对范德海一直也很满意,怎地今日却突然换了人龙冠前的玉旒垂落,遮挡住小皇帝年轻的脸庞,不过看上去小皇帝的脸色有些苍白。群臣心里都很清楚,今日朝会,最重要的无非还是关于前线的战事。朝中许多人都已经得到消息,东齐水师已经不战而溃,淮水也已经被打通,库存在会泽城的粮秣也都已经运过了淮水,此前秦淮军团甚至是大楚帝国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已经彻底解决。只是东齐水师不战而溃的详情,朝中多数大臣其实并不知道。据传东齐水师一代名将申屠罗似乎已经被抓获,但申屠罗如今到底在何处,依然没有几个人知道。不过东齐水师既然溃败,前线的局势对楚国将更为有利,到目前为止,大楚帝国不但吞并了东齐,而且已经占据了北汉境内不少城池土地,此外西北也已经落入帝国之手,如此局面,正是楚国多年梦寐以求的状况,即使此番北伐不能一举北上攻克洛阳,但保持现在的局面,对楚国来说也已经是大获全胜。楚汉相争数十年,双方始终处于僵持不下的状况,直到如今,天下的局面才开始有了真正的变化,所有人都清楚,吞并东齐,占控西北,楚国对北汉已经形成了全面压制,攻克洛阳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金刀侯澹台煌一直都是兼任兵部尚书之职,老侯爷过世之后,兵部左侍郎卢宵被擢升为兵部尚书,今日朝会,这位新任的兵部尚书自然是群臣之中最为重要的人物。东齐水师莫名其妙地溃败,许多人没有搞清楚到底是什么状况,寻思着今日朝会之上,此事应该能够说清楚。一阵沉寂之后,便见到执礼太监上前两步,尖着嗓子道:“今日朝会,圣上有几道旨意要颁布下去。”咳嗽一声,边上一名太监端着一只古木托盘靠近过去,群臣这才发现,在那古木托盘之上,却是放着几卷圣旨,只见到执礼太监取了一卷在手,打开之后,才高声道:“传神侯府校尉曲小苍觐见”群臣都是一怔,心下大是诧异,不少人不由自主向正门方向瞧过去。神侯府是皇帝直属衙门,一直以来与朝中其他衙门并无多少往来,而且神侯府上下也很少与朝中官员交往,西门无痕自然是深得朝中群臣敬畏,但私下里西门无痕却与朝中官员几乎没有什么深交。而且神侯府上下,能参加朝会的也仅只有神侯,这倒不是神侯府其他人没有资格,只不过神侯府监管的是江湖各大门派事务,并不参与政事,是以朝会也不必让神侯府其他人到场,此外也是为了尽可能让神侯府保持神秘感,即使是西门无痕,若非极其重要的朝会,西门无痕也很少上朝。自立国至今,皇帝召见神侯府校尉,那还真是从未有过的事情。曲小苍显然早就被知会今日要接受召见,已经在殿外等候,很快众人便瞧见曲小苍一身黑色劲装进入奉天殿。他身形矮胖,一身劲装完全是江湖打扮,与朝中群臣的官袍格格不入,但所有人看到这矮胖甚至有些滑稽外形的神侯府校尉,没有人会觉得有趣。曲小苍神色平静,到得殿内,跪倒在地:“臣神侯府校尉曲小苍,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前有神侯府神侯西门无痕请辞神侯之职,朕念及西门爱卿辛劳不堪,特准西门无痕卸去神侯之位,自今日起,由西门无痕举荐,朕赐封曲小苍接任神侯之职,钦此”执礼太监也不耽搁,展开圣旨高声宣读。殿上群臣听得圣旨,不少人都是大惊失色。虽然神侯府与朝中官员少有接触,但许多官员都知道,西门无痕座下有七名入门弟子,号称北斗七星,这其中以巨门校尉轩辕破的名气在朝中最为人知,毕竟此前神侯府统领八帮十六派攻打黑莲教,统帅便是轩辕破,此时朝野俱知,即使当初不知道轩辕破大名的官员,经此一战,也都知道了这位巨门校尉的存在,而且几乎只到轩辕破存在的官员心里都明白,这轩辕破就是下一任神侯的接班人,否则攻打黑莲教此等大事,西门无痕也不会交给轩辕破去办。如今皇帝直接下旨,竟然将神侯之位赐封给曲小苍,着实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如果曲小苍接任了神侯之位,那么轩辕破又将如何更让许多人惊骇的是,西门无痕辞去神侯之位,来的实在是太过突然,虽然大家都清楚,西门无痕日渐老去,这神侯的位置迟早要退位让贤,但几十年来,所有人都已经习惯了西门无痕在神侯府的存在,至少在西门无痕坐镇神侯府的这些年,江湖各大门派各安其位,很少给朝廷带来麻烦,甚至还为朝廷所用,这固然要归功于太宗皇帝设立神侯府,但所有人心里都清楚,如果没有西门无痕这号人物,神侯府不过是个空架子,绝不可能震慑得住那群江湖草莽。西门无痕对大楚帝国居功至伟,没有人会否认这一点。如今西门无痕突然卸去了神侯之职,却是让群臣猝不及备。也许一个时代真的彻底过去,先皇帝驾崩,新君登基,老神侯卸职,新的继承人接下重担。只是谁也想不到会是曲小苍。更有人心中忍不住生出疑问,既然今日要赐封新的神侯后,为何西门无痕今日却不参加朝会西门无痕神龙见首不见尾,他不与朝中大臣私交,所以这个不可被人忽略的人却往往让人想不起来,这时候大家忽然想到,那位让江湖各大门派闻之色变的人物,似乎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出现,有人甚至开始回忆,那位神侯大人最后一次出现是在什么时候,但却总是难以想起来。曲小苍匍匐在殿上,硕大的屁股高高撅起,模样颇有些滑稽,高声道:“臣叩谢皇上天恩”群臣想到西门无痕威震武林的大家风范,再瞧此刻宛若蛤蟆一般匍匐在地的曲小苍,只觉得二人的气质天地之别。“曲神侯,自今而后,圣上和西门老侯爷就将神侯府交给你。”执礼太监高声道:“只盼你尽忠职守,不负圣上和老神侯的期望”“臣自当尽忠圣上,虽万死不辞”曲小苍连叩几个头,这才起身,也不看左右群臣一眼,只是抬头向龙座上的皇帝瞧了一眼,这才低头弯腰,缓缓后退,出了大殿。一切似乎太过简单,但似乎也只需要如此简单。即使有人心下觉得这赐封神侯有些奇怪,但毕竟事涉的是神侯府,自从神侯府设立至今,朝中上下还真没有敢对神侯府的事务指指点点,从前不敢,现在当然也不敢。小皇帝坐在龙椅上,居高临下俯视群臣,自始至终也不说一句话。待得曲小苍退下之后,执礼太监取了第二道圣旨,高声道:“传召淮南王世子”若说曲小苍入殿觐见已经让群臣大感诧异,此时听得竟然要宣召淮南王世子,就是那些素来喜怒不形于色的大臣也是耸然变色,纷纷盯住正门,很快,便见到身材矮小但一身锦衣的淮南王世子萧绍宗从大殿外缓缓走了进来。淮南王世子名声在外,但见过这位世子的人却是极少。据说这位世子幼年就体弱多病,很少走出王府,而近两年传闻世子已经病入膏肓,命不假年,也正因为他身患绝症,所以淮南王谋反自尽之后,他并没有受到皇帝的严惩,只是禁足在王府之中。萧绍宗走得很慢,身材矮小形如侏儒,他长相清秀,但肤色苍白,看上去没有血色。有人心下感叹,虽说这位世子出身皇族血脉,乃是太祖皇帝的嫡孙,可是上天似乎并没有太过垂青于他,不但自幼就让他与病症相伴,更是让他生就一副矮小身材,全无淮南王那般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的气质。第一三四零章翻案淮南王世子萧绍宗走到大殿中央,向着皇帝跪拜下去,刚刚跪下,小皇帝身体就已经微微前倾,抬手道:“快平身”萧绍宗却还是恭敬叩拜,起身后,见到群臣面面相觑,萧绍宗却是神色平静。群臣心想虽然萧绍宗是皇族中人,但如今却还算是戴罪之身,淮南王谋反,小皇帝虽然没有严惩萧绍宗,但作为淮南王嫡长子,萧绍宗自然也脱不了罪臣之子的身份,其实在朝上有不少曾经是淮南王的人,其中便以户部尚书窦馗为首。淮南王自尽之后,司马岚便想借皇陵之变为契机,对淮南王的党羽斩尽杀绝,但小皇帝显然不希望看到那样的局面,若是朝中反对司马氏的实力被铲除,司马氏便一家独大,再无势力可以制衡,是以立刻委任齐宁为刑部尚书,目的自然是尽可能保住追随过淮南王的官员。窦馗等人自然看出皇帝的用意,立刻都投奔在了锦衣齐家的麾下。齐宁未必希望与这伙人拉帮结派,但是保住与司马氏为敌的势力符合皇帝甚至是锦衣齐家的利益,齐宁自然不会拒绝。今日瞧见淮南王世子突然上朝来,窦馗等人自然都是大感意外。窦馗曾是淮南王手下的得力干将,出入淮南王府频繁,自然是经常见到萧绍宗,便是其子窦连忠也与萧绍宗私交不错,此时看到萧绍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