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回 丹阳
作者:无计春留住      更新:2022-05-08 14:49      字数:5614
  卫风淡淡道:“其实,从你们出现的那一刻,我就知道了,只是,我们还不能确定,所以一直派人在远处跟踪你们,还请姑娘原谅。”

  “那你还问我皇子在哪里?”

  “我只是想试探你一下,还请姑娘不要动怒,我们走吧。”

  二人迅速回到谢世元所在的地方,谢世元听到脚步声,从草丛里站起身,看到徐雁容身后的男子,大惊失色,徐雁容赶紧解释道:“夫君,这就是卫风将军。”

  谢世元顿时喜上眉梢,快步走至二人面前,上下打量一番,拱手道:“卫风将军,谢某找你找得好苦。”

  “卫风参见皇子殿下。”卫风屈膝就要参拜,谢世元赶紧扶住他,哽咽道:“卫将军,谢某现在还不如一个丧家之犬,哪里受得起卫将军的参拜,再说,我谢家人愧对将军,谢某……”

  卫风打断谢世元,低声道:“皇子殿下,此地不是说话之所,我们还是赶紧撤离吧。”

  卫风把手放在唇边,学了一声鹰啸,时间不长,十几个人似是从天而降,突然出现在三人面前。

  “殿下,我们走吧。”

  谢世元迟疑一下,呐呐道:“卫将军,可有吃的?我们……”

  “皇子殿下,我们先回去吧,我们的住处离这里不远,大约一个时辰就到了,到了以后,本将军请您吃烤全羊。”

  谢世元一听烤全羊,一下子有了力气,迫不及待的说道:“好,那我们赶快走吧。”

  一行人行走如飞,正如卫风所说,将近一个时辰的时候,到了驻地。

  卫风的驻军位于草原深处的湖边,名曰索布徳湖,湖水清波荡漾,如一颗明珠镶嵌在茫茫草原上,方圆虽不过百里,却芦苇成从成片,幽深如迷宫,因为鸟雀众多,也成为草原狼群觅食的最佳去处,所以,罕有人至。

  卫风之所以看中这里,也是因为此地大片的芦苇荡,以及索布徳湖后面绵延的哈斯乌拉山,这种地形,一旦有敌人入侵,便可从芦苇当中退进哈斯乌拉山,实是一处绝妙的藏身之地。

  到达营地,谢世元神情一震,心中无限凄然,万余人隐匿在此,住的竟是地窝子,若非走近,谁能知道这个地方有万余的驻军。

  谢世元强忍着心中的酸楚,激动的说道:“卫将军,你们真是受苦了,我……我真是太惭愧了,我的到来,非但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给你们添了诸多麻烦,我还是离开吧。”

  “皇子殿下,这是哪里话来,皇子殿下,末将还有两件事需要证明,请皇子殿下见谅。”

  “卫将军尽管说。”

  “末将想看看皇子的玉佩以及皇子的脚底。”

  谢世元没有半分犹豫,坐在地上,脱掉靴子,袜子,扬起脚给卫风看。

  卫风看到他脚心的三颗痣,点点头,伸手道:“皇子殿下,您的玉佩可在?”

  谢世元这才想起,刚才太匆忙了,忘记挖出玉佩。

  夫妻二人赶紧把这件事情告诉卫风,卫风问清楚地点,派了人去寻找。

  恰在此时,丁中闻讯匆匆赶来,祖孙三人抱头痛哭。

  卫风的手下端上烤好的羊肉,羊汤,二人伴着泪水吃完了这一顿饭。

  卫风命人将他们的房间整理好,先请夫妻二人去休息,等候去找玉佩的人。

  夫妻俩早就人困马乏,疲惫不堪,听到歇息二字,恨不得马上就躺在床上。

  一进地窝子,夫妻俩又是一阵感动,地窝子里面虽然有些阴暗,但没有半点潮湿的感觉炭火盆哔哔啵啵的响着,虽简陋却温馨。

  简单洗漱后,两人躺在虎皮褥子上,相互凝视着对方,一股暖流在二人的心中流淌,他们,就要开始新的生活了,虽然前途未卜,但是,没有了恐惧,不再提心吊胆,就是最大的幸福。

  两个人醒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两人走出地窝子,发现丁中和卫风正在火堆边上闲聊,徐雁容快走两步笑着走到丁中面前,“外祖父,你们在聊什么?”

  “哦,蓉儿,你们的玉佩已经取来了,卫将军已经确认,这块玉佩就是皇家玉佩,本想等着明日你们醒来的时候再说呢。”

  卫风递上玉佩,朗声笑道:“请皇子殿下收好。”

  谢世元将玉佩戴在自己身上,顺势坐在卫风身边,低声问道:“卫将军,我听外祖父说,你们只有一万人左右,这一万人如何打得过大金的百万大军,这种以卵击石的做法,依我说,还不如维持现状的好,这一路走来,赤地千里,百姓们忍饥挨饿,如果再经历战争,教他们如何生存。”

  “皇子殿下,这是哪里话来,既然您知道赤地千里,灾荒不断,就该担起自己的责任,让百姓重回太平盛世。这也都怪老夫,如果早点找到你们,也不至于等待这么久。唉,也真难为张嬷嬷了。”

  一提张嬷嬷,谢世元脸色遽变,这段时间光顾着逃命,把张嬷嬷忘得一干二净,自从和张嬷嬷相依为命以来,他还从来没有和张嬷嬷分开过,此时一提张嬷嬷,谢世元恨不得找一把刀砍下自己的脑袋。

  徐雁容非常了解自己夫君,看到他的神色,赶紧走过去低声安慰。

  卫风听到二人的对话,温言安慰道:“请皇子殿下放心,明天老夫就派人去寻找张嬷嬷。”

  卫风果然说到做到,第二天便派人拿着谢世元画好的图像,外出寻找张嬷嬷。

  吃过早饭,卫风将谢世元独自带出营地,谢世元虽然有些茫然,但从卫风的眼神里,他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安慰了几句徐雁容,便跟着卫风上了一叶小舟。

  卫风将小舟划到湖中央,饱经风霜的花白胡须透着无尽的威严,神采奕奕的目光直视谢世元,正色道:“皇子殿下,你可相信老夫?”

  谢世元听得一头雾水,不解的问道:“卫将军,您的话我有些不明白?”

  “皇子殿下逃出来的时候,可看到皇上了?”

  谢世元摇摇头,一脸的伤悲回忆道:“当年张嬷嬷带着我逃出来的时候,父皇已经被大金的奸细刺死了,母妃只是让张嬷嬷带着我逃生,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卫风一脸的失望,轻叹道:“难道此事真的无望了吗?”

  “卫将军,你好像有事没给我说清楚?”

  卫风点点头,轻声说道:“皇子殿下,难道你不知道吗?大梁国有一个宝藏,那个宝藏,只有皇室中极少数人知道所在,现在我们的军费严重不足,要想壮大队伍,夺回江山,就要有银钱支持,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那个宝藏,老夫还以为皇子殿下知道那个宝藏所在,唉!”

  “卫将军,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此事?那个宝藏在哪儿?”

  “我只听说那个宝藏在丹阳城,其他的,概不知晓。”

  “那卫将军有没有到丹阳城去找过呢?”

  “实不相瞒,老夫的确派人去过了,只是,在丹阳城寻了两年,并未找到任何的线索,而且,老夫听说即使找到宝藏,没有皇室子弟的鲜血,也是徒劳的。”

  谢世元神色骤变,冷漠道:“卫将军,如此说来,你找到谢某,只是为了那批宝藏吗?”

  “皇子殿下,这是哪里话来!倘若老夫只是想找到宝藏,大可以带着人到丹阳城秘密寻找,何必在这里一守十多年,你太让老夫失望了!”卫风胡须耸动,疾言厉色的吼道。

  谢世元脑海里不停的转动着,思考着,卫风把自己叫到这里来,无非就是不想让蓉儿和外祖父知道,对于宝藏的事情,他的确不知道,只是,这件事情,卫风为何要瞒着蓉儿和外祖父呢?

  “皇子,不要多想,老夫只是不太相信丁中罢了,我们原来只是合作关系,并非真正的朋友,他虽是江湖人,但也是生意人,行商之人,哪里有不贪钱的。所以,这件事,只能你知我知,万万不可让他人知晓。”

  谢世元微微一笑,淡淡道:“外祖父的为人,我是知晓得,他不是那样的人。如果真有那批宝藏,我倒很乐意把它找出来,就算是夺不回大梁江山,送给受苦受难的黎民百姓,也是好的。”

  卫风点点头,赞许道:“皇子殿下宅心仁厚,若能夺回江山,必是我大梁之福,就算有一天,老夫这条命丢在战场,也值了。”

  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令人动容。

  谢世元脸一红,羞愧的说道:“卫将军,我刚才错怪你了,还请你不要见怪,既然那个宝藏可以帮我们恢复大梁江山,等找回张嬷嬷,我就和蓉儿动身前往丹阳城,去寻找宝藏。”

  “皇子殿下,这件事,只能你我知晓,就算是皇妃,也请你保密,因为这件事关系着我们大梁的复兴,还请皇子殿下听老夫的一片肺腑之言。”

  谢世元郑重的点点头,坚定的说道:“请卫将军放心,我一定会保守秘密,不会把此事告诉任何人。”

  卫风吁出一口长气,面带忧色的说道:“皇子殿下,此事关系重大,一般的百姓,是不在乎由谁来当政的,时间越久,百姓对金人的认同越高,到时候,我们再想夺回江山,可就难了。”

  谢世元剑眉微蹙,点头道:“卫将军言之有理,只要张嬷嬷回来,我和蓉儿马上就去丹阳城,只是那个宝藏究竟在哪里,如何寻找,我是一概不知,卫将军找了两年都没有找到,凭着我一己之力,恐怕更是难上加难。”

  “皇子殿下休要担心,老夫的舅兄就是丹阳人,我给了他一大笔银两在丹阳城做生意,到现在,他的生意已经初见规模,虽然称不上首富,但也是一个有钱有地位的大商人了,虽然老夫的妻室都已亡故,但我的舅兄绝对可靠,他们一直就在丹阳城,所以,绝对不会引起当地官府的怀疑。”

  “那,您的意思,让我去投奔他吗?”

  “是,皇子殿下到了那里,他们夫妻自会照应你们,只希望皇子能够赶快找到宝藏,恢复大梁江山,老夫只要一想到大梁江山落在鞑子手里,就心若油烹。”

  卫风脸上的悲伤与怒火,绝对不是装出来的,谢世元对他的好感越来越多,心里想着,只要张嬷嬷一回来,他就马上带着徐雁容赶赴丹阳城。

  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张嬷嬷仍然杳无音讯,不论是卫风,还是谢世元,心里的那份失望都落到了谷底,张嬷嬷,肯定是九死一生了。

  期间,卫风袭击了两次石门城,虽然没有大的收获,但也给石门城带来不小的损失,石门城的守卫也更加森严。

  眼见着张嬷嬷没有音信,而在这一个月,谢世元也更加了解了卫风的为人,因而,他作出决定,明天出发,和徐雁容赶赴丹阳城,寻找宝藏。

  徐雁容并不清楚谢世元为何做出这样一个决定,但见他如此坚决,只好答应。

  临走之前,谢世元和卫风又摇着小舟来到了湖上。

  卫风递给谢世元一个精美的彩绣荷包,嘱咐道:“皇子殿下,这是老夫的妻室以前绣给我的,这个荷包,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只要皇子拿给他,他一定会将皇子照料好,荷包里面有新的人皮面具,等你们出发以后,就把面具换上,老夫也会派人保护你们,确保皇子殿下你的安全。”

  “那景逸扬肯定可靠吗?”

  “殿下尽管放心,他们夫妻绝对可靠。”

  “好,卫将军,我会尽快找到宝藏,卫将军不计前嫌,为了兴复梁室江山,鞠躬尽瘁,我作为谢氏子孙,焉能逃避,只要我谢世元还有一口气在,就一定会尽力找到宝藏,同将军一起,恢复大梁江山。”

  “皇子殿下,老夫的舅兄有一子,年纪应该和皇子差不多,他英俊潇洒,颖悟绝伦,皇子殿下到了丹阳城之后,可以和他多多接触,他一定可以成为皇子殿下的好帮手。”

  谢世元点点头,心中却不以为然,做生意的人,能有几个是胸怀大智慧的。

  卫风仔细叮嘱之后,两人回了岸上。

  一夜无话,翌日清晨,在卫风等人的护送下,夫妻二人与丁中祖孙三人洒泪分别。

  过了石门城之后,卫风又叮嘱了一番,这才目送谢世元夫妻以及十几名护卫离开。

  事情虽然已经过了一个多月,各个城池的戒备依然森严,城市乡村,到处张贴者他们的画影图形,好在他们都换上了人皮面具,而且,卫风也将谢世元脚底的红痣去掉了,所以,一路上,众人非常顺利,只用了一个半月,就到达了丹阳城。

  丹阳城,作为商业重镇,比其他城市的条件好了很多,时值麦收时节,城外大片金黄的麦田,迎风起舞,跃动着一首丰收的乐章。

  按照卫风的嘱托,他们进城之后,一番打听之后,直接到了景府大门口。

  护卫递上拜帖,门房一看是老爷的亲戚,赶紧拿着拜帖去给老爷送信。

  景老爷一看拜帖,心中立时明白,肯定是边疆来人了,便亲自小跑着出门来迎接夫妻二人。

  夫妻二人进到厅堂以后,寒暄一番,景老爷带着夫妻二人进了自己的书房,屏退了丫鬟家丁,谢世元拿出荷包。

  景老爷立时色变,颤声问道:“难道?难道卫风他?……”

  “景老爷,您误会了,这只荷包,是卫将军交给我们夫妻,到丹阳城来与您相认的信物,卫将军现在很好,请景老爷放心。”

  景老爷捏捏荷包,点点头,脸色缓和了很多,随即把荷包揣在了怀里。

  景老爷低声道:“公子,高姓大名?”

  “张蒙。”

  “哦,张公子,我这里人多眼杂,尤其是经常有官府的人来往,若是张公子不嫌弃,老夫在城里还有一套院子,你们夫妻带着人住在那里,不知可否?”

  “如此一来,那就多谢景老爷了,只是我们在丹阳城不知要停留多久,所以,我们夫妻想做个小生意,作为身份掩护,不知道景老爷能否帮这个忙?”

  “这……这也好,老夫会尽快安排此事,你们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先歇息两天,等老夫安排好了,再派人知会二位,可否?”

  谢世元微微有些吃惊,这景老爷答应的还真是干脆,卫风将军所托之人,果然办事牢靠稳妥。

  事情办妥,景老爷吩咐厨房做菜,摆宴迎客,并让人去铺子里唤景公子回来。

  谢世元想着,这景公子就应当是卫风所说的外甥了。

  大约半柱香时间,就听得客厅外的家丁丫鬟向一人行礼,听声音,应该是景公子回来了。

  谢世元抬头一看,好英俊的人物,长身玉立,温文尔雅,眸如星,气如虹,让人一见,顿生好感。

  景公子走进门,见到堂上的两个陌生人,微一愣怔,随即笑道:“父亲,是因为来了客人,把孩儿叫回来的吗?不知道两位是?”

  景老爷一脸的慈祥,和蔼道:“仁丰,这是张公子,张夫人,是我们景家的远亲,你不是总觉得没有兄弟姐妹孤单吗?现在,是不是可以不再埋怨为父了,快,拜见兄嫂。”

  景仁丰心弦一震,远亲,他们景家何时有这样的远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