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小轿大堂
作者:青滢      更新:2022-05-10 17:21      字数:3550
  二十八、小轿大堂

  日上三竿了,杨铭伸个懒腰起身下床,阳光从窗棂洒进来,耀得他一阵眼花。

  小枙已经叫来了饭菜,外厅的黄花梨桌子上,摆放火腿肉、香油鸭片、小煎豆腐、春卷、小米粥等饭食,虽说菜色不算奢华,但看上去却让人食指大动。

  “檀郎,再吃一口。”小枙夹了菜,用调羹小勺托着,送到杨铭嘴边。

  “不吃了,饱了。”杨铭打了个饱嗝,“这饭菜还真不错,五钱银子花的值。”

  “五钱银子啊。”小枙掩嘴笑笑,“你都没跟人家还价。”

  “那会儿哪有功夫讨价还价。”

  肚子吃饱了,又来了精神,杨铭一把搂住身边的佳人。

  “小枙,把你那信物再给我看看。”

  “檀郎……”小枙脸红了,一时娇柔无限。

  白绢罗帕上,鲜艳的海棠花瓣含羞绽放,让人不禁怜惜顿生。取过笔墨,就着上午的明媚阳光,杨铭想题些什么字作个留恋。

  踌躇再三,肚子里那点诗才完全不够用,笔头下去,却是简单的“永结同心”四个字。

  依偎在身旁的小枙满脸的幸福和娇羞,接过杨铭手中的笔,略一思忖,在“永结同心”四字的左边写下了一行“岁月静好”。

  杨铭心中不禁一凛,看着罗帕久久不语。

  “檀郎,你怎么了?”小枙感觉到了他的沉默,“奴家写的不好吗?”

  “没……没什么。”杨铭从山河岁月的滚滚红尘里收回思绪,搂紧小枙的杨柳腰身。

  “这海棠花哪里来的?”他涎着脸问道。

  “奴家……奴家不知道。”小枙的身子一下子软了,双手勾住杨铭的脖子,双目翦水,脸上霞飞。

  “让我看看。”

  “不……”

  “我就是要看。”

  正在这缱绻之时,“嘭”的一声,外厅的门被踢开了,几个手提铁尺的差役闯了进来,为首的一个差官喝道:“哪里来的歹人,竟敢诱拐民女,跟老子衙门里走一趟!”

  ※《山河岁月》书中载有张爱玲“岁月静好”的爱情愿望被滚滚红尘吞噬的故事。

  将军府大堂西厢的科房里,刘必显坐在太师桌后面,平静地聆听对面军士的报告。

  “刘先生,小的去县库领皮革、银子,那边推三阻四的,说要我们过几天再去。”谢庆元双手抱拳,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像是一夜没睡好的样子。

  修箭道的事,刘必显本来不是很着急,但既然王安佩主动安排乡民们搬迁腾挪出空间,这工程的衔接和进度他还是要保证的,是以今日就开了单子,让谢庆元等人去县库领取银两物资,准备开工,但是没想到坏消息来的这么快。

  刘必显站起身来,背着手在科房里来回踱步,整个事情到现在还没理清头绪,昨晚回来后各处他都仔细问过,看守角门的军士表示杨铭绝对是回府了,许莹那边虽然语焉不详,但也信誓旦旦地保证将军很快就会回来,他还听到范同舟说似乎府里跑了一个女子,若是换作别人,他就直接怀疑男主人是不是跟女子一起私奔了,但这一可能对于杨铭来说显然是不存在的,将军府的那些女子,杨铭想要谁都犯不着做出私奔这种事。

  杨铭回不回来,什么时候回来,刘必显心里也没有底气。

  “刘先生,这事学生去县库那边协调一下。”一旁的范同舟出来说话了。范同舟昨晚和刘必显一起回将军府后,就一直守在府里,他虽然是顺义县的生员,但所处的位置是颇为尴尬的,以前他逃出城,就是受县里那帮投降生员的逼迫,后来又跟随杨铭一起打回来,可以说他在县里的地位完全是靠杨铭的支撑,是以他在内心里,是把自己当成杨铭这一边的人的。

  “不!”刘必显摆了摆手,眼睛里精光闪烁,“谢小旗,你多带几个军士去县库,拿出点态度,今天一定要把东西领出来!”

  许莹一个人在后院里怔然而立,在她的面前,是巨无霸式的车辆和大炮。一直以来,许莹从来不窥探这些不属于这个时代的重器,她知道这是杨铭的核心机密,现在杨铭离开了,不知何时才能回来,她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头绪。

  吉普车的后厢蒙着黄绿色的帆布,扎得紧紧的,不便解开,她绕到车的前部,透过车窗玻璃,可以看到车内的前面板和方向盘,面板上密布的仪表和各种按钮让她感到迷惑,黑漆漆的液晶屏像是一面魔镜,隔着车窗也隐约映出人影。许莹想起那天她和王成一起坐在车里,笨拙地扭动方向盘,暖风从面板的格子间隙吹出来,熏得她全身如醉。

  M977重卡的巨大车身更是让她感到震撼,车身上的轮胎几乎有一人高,粗犷的轮胎沟纹显示强劲而灵活的力量感,驾驶室的车窗高高的,看不到里面,她握住车身上的拉手,抬脚踩到车门外面的踏板上,用力地探起身子往里看去,却见驾驶室内的座椅上挂着一杆HK416步枪,枪口闪烁黑黝黝的寒光。

  “将军的枪……”许莹喃喃自语。

  “将军,你快回来,无论你做了什么我都不会怪你。”眼泪涌出来,她心里默默地祈祷。

  县衙大堂后的花厅里,赵知县坐在太师椅上,手里端着茶杯,杯盖反反复复地拨弄茶水上漂浮的几片茶叶。

  这些天赵知县一直心事重重。向北京报出的捷报已经送去几天了,到现在还没有回音,朝廷如何处置他这个投降的罪官,是他最担心的事情。适才听到的消息,又让赵知县心里燃起了新的希望,若事情果真是何如水料想的那样,杨铭不见了,这歼灭虏军,收复县城的大功就独揽于己了,别说是脱罪无虞,加官进爵也是指日可待的事。只是,世间哪有这么轻巧简单美好如愿的事情。

  “老何,将军府那边你要小心周旋,不可轻率行事,还是先看几天再说。”赵知县呡了一口茶说道。

  “大人说的是。”侧着身子半边屁股坐在下首的老吏何如水欠身应道。

  一个衙役走进花厅,躬身向赵知县禀报今天刚刚缉拿到的案情。

  “大胆狂徒,竟敢在本县行此诱拐之事!”赵知县把茶杯往桌上一磕,“把人带到花厅,本官要亲自审问。”

  这等小案,原本用不着知县大人亲自出面审理,只是刚才他心里算盘了好一阵子的美好愿望,那种一县之主的感觉难以抑制地翻腾,是以现在就急于要惩奸罚恶,为民作主了。

  这种涉及到女子清誉的案子,在大堂公开审理多有不妥,通常都是在大堂后面的花厅里审案的。

  人带进来了,那女子绛色褙子,容貌端丽,手挽身边男子的胳膊,含羞带笑地看着男子,好一个郎情妾意。再看那男子,一身青布夹袄,头上的短发长不及分(一寸是十分,明代一分大约3.2毫米),炯炯有神的眼睛里略带一丝疲惫和笑意。

  赵知县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腾地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

  “杨将军?这个……这是怎么回事?”他上前几步一脸诧异地问道。

  “见过赵大人。”杨铭冲赵知县拱拱手,“在下今日带家眷住店,不知怎么就被衙门里的差役抓来了。”

  “这……”赵知县一时语塞,不由得狠狠盯了下首的何如水一眼。

  那何如水面上一红,低下头去,既不敢接赵知县的目光,也不敢去看杨铭。

  “时下城里各色人等众多,衙役们各处巡检自然也更加勤谨一些。”惊诧过后,赵知县酙酌说辞,“还请将军多多包涵,勿要怪罪。”

  “不怪,不怪。”杨铭大大咧咧地说,“捕奸缉盗,保境安民,原是衙门的应尽职责,岂有怪罪之理?”

  “那就好,呵呵,将军请上座,喝杯热茶。”这赵知县也一时哭笑不得,昨夜将军府里忙得一团糟,原来是这家伙带女子外出度春了。

  “不坐了,还有事。”杨铭拱拱手,“大人们先忙,我们回去了。”

  “我可走不动了。”小枙揉揉腿膝说道,“刚才那几个差爷一路催的……”

  “来人啊,备轿!”赵知县一脸苦笑,“不知将军是要回府还是回店?”

  谢庆元领了刘必显之命,迈开大步从将军府大堂出来,准备回营带兵去县库闹事,刚出大门,就看到一身青布夹袄的杨铭迎面而来,身后还跟了一顶二抬小轿。

  “将军回来了!”大堂门口一阵欢呼,人群哗啦啦地涌出来,刘必显和范同舟在科房里听到动静,也赶了过来。

  “见过将军!”谢庆元等人躬身抱拳行礼。

  “哦,大家都在啊。”杨铭拱手还礼,见刘必显和范同舟都迎出门口,脸上不禁微微一红。

  小轿停下落地,帘子掀开,小枙起身下轿,嘴角含笑,步态盈盈地跟到杨铭的身后。

  刘必显和范同舟不由得面面相觑,一时竟忘了上前问候。

  谢庆元抬起头,目光落到小枙的脸上,猛然间好像被疾射过来的羽箭刺中了心脏,布满血丝的眼睛急骤颤动,他感到一阵眩晕,似乎又回到了那个寒冷的上午,在冰冻的田野上濒临死亡时那种天旋地转的感觉,以及弥留之际如梦如幻美丽少女的脸,和她的翠色裙袂给荒凉的大地抹上的一缕春意。

  “将军——”许莹一路快步从后门进来,穿过大堂高声呼唤,及到近前,却见杨铭和小枙在一起,她整个人一下子僵住了。

  “见过许姐姐。”小枙上前一步,双手抚腰微微一福,嘴角露出淡淡的微笑。